金秋送爽,新程启序。9月16日中午,淬炼商学院·国际商学院的同学们齐聚博学楼301教室,在徐爽老师的带领下,共同开展以“遇‘二’知新:从心开启新旅程”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。本次活动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、维护策略、教育资源及未来展望展开,以数据为引、案例为鉴、互动为桥,为刚切换到“大二模式”的同学们送上一堂温暖又实用的“心理成长课”。

数据为镜 照见当下心理现状
关注心理健康不是“无病呻吟”,而是读懂自我的第一步。徐老师以大家“刷短视频缓解焦虑却越刷越慌”的日常为切入点,结合《2024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》内容说道:“大家看这组数据——大学生日均刷短视频超2小时,抑郁风险得分比1小时内的高1分多。”


她特别提醒:“数据不是制造焦虑,而是帮我们看清问题。”从人际关系到职业发展,良好的心理状态本就是大学生成长路上的“隐形助力”。同时,她也坦诚点出大学生常见的焦虑、抑郁情绪,以及学业、人际、工作三大困扰,这些不是“矫情”,而是成长中需要正视的课题,这些话让同学们跳出主观感受的误区,为接下来缓解焦虑、校准状态,铺好坚实的第一步。


互动支招 解锁心理维护方法
“说说你最近的‘小纠结’?”,互动分享环节,徐爽老师一句话开启话题。同学们陆续开口:“专业课卡壳时,总怕自己学不会”“留部锻炼和专注学业,越想越乱”“想社交,却总怕说错话”,三言两语,道尽了大二在学业进阶、选择权衡、人际破冰时的共通迷茫。听完每一份心声,徐老师结合“自我认知”“情绪管理”“社交支持”三大策略,用身边案例和自身经历给出建议。


没有复杂理论,这些话切中困扰关键:既让同学们看清,那些“怕跟不上”“选不定”的焦虑,本是成长破茧前的正常张力;更点透化解之道——不必苛责自己“必须从容”,只需把模糊的困扰,拆解成“今天问一道题”“先梳理留部要做的事”这样的小步。这份对焦虑的接纳,为后续找到适配的心理调节方法,铺好了最踏实的起点。


完满同行 奔赴未来成长之约
活动尾声,徐爽老师寄语全体同学:“大学是探索自我的旅程,心理健康不是‘一次性达标’的任务,而是需要我们慢慢经营的能力。希望大家能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,接纳不完美、管理坏情绪。”


她特别提到学校的“完满教育”正是助力大家全面成长的载体——在学业里打牢知识根基,在活动中练就处事能力,在互动间收获彼此的温度。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积累,早已悄悄成为滋养心理健康的力量,让大家在“遇‘二’知新”的成长里,既能稳步向前,也能守住内心的节奏,慢慢把大学生活过成自己舒服又喜欢的模样。


本次以“从心开启”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,以真切的分享与实在的指引,帮同学们看清了成长中的心理困惑,让“关照内心”从抽象认知变成了可落地的行动。正如徐爽老师在活动尾声的寄语:“心有力量,成长便有方向。”正视情绪、主动调节从不是矫情,而是对自我成长的珍视;那些具体的解决办法,也实实在在为同学们的大学生活,添了份面对困惑的从容与底气。
撰稿:高小慧
摄影:陈瑞涛
供稿:淬炼商学院·国际商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