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7日15:00,淬炼商学院·国际商学院2023级财务2301班-2305班在2号教学楼101教室开展了以“我预判了你的焦虑”:新学期心理按摩专场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。辅导员宿宇老师化身“主理人”,带着“诊断—放松—点穴—康复”四部曲,为同学们奉上一场预判焦虑、对症下药的“新学期心理按摩专场”。

“拆弹”现场:把焦虑请下神坛
“考研、考公还是就业?”“简历一片空白怎么办?”……大屏幕循环滚动着刚刚匿名收集的“焦虑清单”,像一份公开处刑的“罪状”。宿宇老师却笑称这是“拆弹前的排雷”——只有先让隐形的压力显形,才能拆掉它的引信。投票通道一开启,“简历空白”以压倒性优势登顶,“同辈压力”紧随其后。现场瞬间炸锅:“原来大家都在为同一件事秃头!”笑声与叹气交织,孤独感在数据柱里土崩瓦解。


“揉面”工坊:让故事自己说话
进入“缓解”环节,教室灯光调暗,规则只有一句:只共情,不评判。第一个被抽中的是三班班长沈宗贤,他把自己“卷输了”的经历说成一段单口相声:为争夺一个实习名额,他连续三晚熬到三点改简历,结果HR一句“我们只要有实习经验的”把他秒拒,说到最后他自己先乐了。空气里紧绷的弦一点点松开,笑声像发酵的面团慢慢膨胀。紧接着,有人分享“小确幸”——在食堂抢到最后一块饼,也有人认真探讨“躺平”哲学。二十多分钟过去,大家惊觉:原来把情绪“揉”开,它就不再是石头,而是可以被塑形、被咀嚼、被消化的面团。


“点穴”破局:把宏大焦虑切成可打卡的小方块
宿宇老师亮出手术刀,先切“简历空白”。她随手抓过一位同学的空白模板,一行干瘪的“熟练使用Excel”膨胀成“用数据模型为企业降本6%”。接着,“同辈压力”被贴上“资源指压板”——B站UP主“学长小谭”的考研时间轴,小红书“高冷冷”停内耗视频,一股脑甩进群,长按收藏的声音此起彼伏。最后一刀对准“前景迷茫”,宿宇老师把“未来怎么办”切成三张便签,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划分,每完成一项就在备忘录打勾,焦虑被拆成可量化的小方块,连最佛系的躺平党也忍不住在屏幕里写下第一行待办。

“康复”协议:把松弛感焊进心里
灯光重新亮起,屏幕跳出四行字——《不内耗协议》,宿宇老师把话筒放下,自己先念第一句:“我允许自己偶尔的懈怠和失败。”教室里渐渐响起零星的跟读,随后汇成一片压低音色的合声:“我将专注于自己的节奏,不与他人比较。”话音落下,她轻声说道“协议不是给别人看的,是写给心里那个容易自责的小孩,带他一起放学回家。”



“我们不做焦虑的奴隶,要做自带按摩仪的大学生。”宿宇老师用一句玩笑为活动收尾,人群三三两两散去,教室门合上前,有人把刚写好的“可执行清单”截屏发到寝室群,脚步比进场时轻了许多。松弛感不需要宏大的仪式,它悄悄躲进洗头水流、晾衣杆、十分钟发呆的缝隙里,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宿舍,也回到接下来的每一天。

撰稿:郭瑞娟
供稿:淬炼商学院·国际商学院
摄影:郭瑞娟